□本报记者房文彬
7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施行满一周年。新公司法明确提出“公司可以在董事任职期间为董事因执行公司职务承担的赔偿责任投保责任保险”,这一条款成为董责险市场发展的重要催化剂。
董责险,全称“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责任保险”,旨在为公司管理层在履职过程中因工作疏忽等原因而可能面临的民事赔偿责任提供保障。
一年来,董责险市场规模持续“井喷”,逐渐成为上市公司规避高管履职风险的“标配”。同时,随着市场发展,董责险凭借专业的风险减量服务支持,其职能已从最初的风险转嫁工具逐渐进阶为公司治理工具的重要选项之一。
近日,海联讯(300277)、新时达(002527)等上市公司发布拟购买董责险的公告。同时,Wind资讯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共有274家上市公司发布相关公告。
其中,多家上市公司近期在公告中阐述了购买董责险的考量。例如,常州聚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发布的董责险具体方案显示,保额为1亿元/年(具体以保险合同为准),保费预算不超过50万元/年(具体以保险合同为准)。对于投保缘由,该公司表示,经审议,监事会认为,公司为公司及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购买董责险有利于完善公司风险管理体系,降低公司运营风险,促进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充分行使权利、履行职责。
旗滨集团(601636)表示,近年来,独立董事履职法律风险与责任压力显著上升。为健全公司风险管理长效机制,降低独立董事因履职行为可能面临的压力与风险,保障其独立、客观、公正地行使职权,激发履职积极性与主动性,保障公司及投资者利益,根据监管政策导向与公司治理趋势,公司拟为全体独立董事购买董责险。
上市保险公司也在坚持购买董责险。近日,中国人保(601319)发布的2024年度股东会会议资料提到,公司2021年度股东会同意授权董事会决策以后董责险的续保或购买相关事宜。经2024年8月28日召开的第五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批准,公司续保了2024至2025年度董责险。该项责任保险的保险金额为3000万美元,保费为176.54万元人民币。
尽管董责险仍面临市场规模较小、定价不够精准等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董责险的多维价值正在日益凸显。在风险保障层面,董责险可覆盖合同规定范围内由于高管履职不当等造成投保企业所需承担的法律费用与民事赔偿责任,增强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在防控风险层面,目前,保险机构为实践风险减量理念,组建专业律师与合规咨询团队,为客户提供事前信披质量把控、法律法规解读等服务,将保险功能从“事后补偿”向“事前风控”延伸,为企业降低公司治理风险;在人才战略层面,董责险为高管提供风险保障,有助于企业吸引优秀人才,缓解“履职焦虑”;在企业形象方面,投保董责险传递出重视风控合规和稳健经营的信号,有助于提升投资者信心。
展望未来,董责险必将在上市公司治理体系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福盈策略,配资炒股平台入配资平台,炒股配资利息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