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方磊
数字化转型对经济社会正在产生越来越深远的影响,这样的影响也对银行业未来发展产生深刻变化。信息处理与信息技术升级、信息储存与展现方式的变化,这些必然都将使银行机构的金融要素与金融功能发生变化。银行机构应该勇于应势而为,积极探索践行,拥抱数字化转型,中有几个重要方面需要格外关注与努力。
首先,从金融服务的提供主体来看,银行机构需要更有效把握新技术和数据要素,要全面提升金融产品与服务的质量与效率,优化金融供给的智能化水平。
其次,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果来看,银行机构数字化转型的结果应是更好地满足企业或居民的需求,使得金融资源真正配置到最合适的经济主体身上,并给其带来可持续的价值。
再次,银行机构数字化转型离不开金融基础设施的支撑,包括支付清算体系、征信体系等,这些都需要不断践行新技术实现优化升级,从而更有效地承载金融交易与资金流动。
最后,银行机构数字化转型还需要健全的治理体系加以保障,包括风险识别与监管,发展中要做到风险可控,伦理上要做到“技术向善”。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数字化转型无法单纯依靠资金投入快速增长,而需要考虑科技投入的结构与质效问题。比如,就当前重点推动的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和养老金融来说,其发展也存在诸多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其中科技金融、养老金融既需要提升规模,也需要优化质量,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也需要优化结构。
同时,金融数字化转型不仅需要关注金融产品、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变革,更需要重视作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比如,现代征信体系与信用体系目前体现出数字化转型中更多元化的需求,提供给银行拓展突破的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数字化转型既能带来积极创新与成效,也可能带来风险与负面结果。完善数字金融的有效监管模式,努力构建相关制度规则体系,是金融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福盈策略,配资炒股平台入配资平台,炒股配资利息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